俄羅斯女孩的“東遊記”在成都的主唱生活
原標題:俄羅斯女孩的“東遊記” 在成都的主唱生活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盡人事,聽天命,這是生活在成都的俄羅斯姑娘Matveychuk Darina最深的感觸和體會。
七年前,一架跨洋航班將這位懷揣著藝術夢想的年輕人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帶到瞭哈爾濱,四個月前,一次因緣際會又讓她從哈爾濱來到瞭天府之國成都,迎來瞭向往已久的夢想曙光--演藝。
在成都,能歌善舞的Darina很快加入到朋友組建的樂隊“東遊記”中擔任主唱。這支樂隊的音樂演奏風格以爵士為主,薩克斯手、鋼琴伴奏、鼓手均來自美國,對音樂具有獨特又專業的見地。“舞衫回袖春風,歌扇當窗似秋月”,除瞭具有一副好嗓音,Darina還擅長優雅中帶著嫵媚,力量中帶著溫柔的肚皮舞,由此,練就瞭令無數女生艷羨的好身材。
成都冬日寒意漸濃,晨光熹微間,記者在一間咖啡館中見到瞭Darina。眼前的她,雖沒有平日舞臺上濃妝艷抹的驚艷亮麗,但卻不失優雅清新:一件修身的粉色連衣裙,棕褐色的長發傾瀉至肩頸,美目流盼、眼波含情,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間,流露出自信、俏皮的風韻。談起在中國、在成都的經歷,她的言語中滿含欣喜與期待。
緣牽成都
這裡的冬天不太冷
Darina從小在西伯利亞長大,21歲大學本科畢業後,來到中國哈爾濱師范大學讀心理學的研究生。2014年畢業後,在哈爾濱呆瞭兩年,做藝術方面的工作,後來又輾轉去瞭北京、上海。去年9月, Darina差不多同時收到瞭三個來自成都的工作機會,“因緣際會和機緣巧合中,讓我來到瞭成都,這算是緣分。”
獨立自由、活潑大方,是Darina給人最直觀的感受。雖然身處異國他鄉,她卻很少有寂寞、無聊的時候,總能自己找到生活的樂趣。“前幾天,我剛剛陪一個從上海過來的朋友去看熊貓,除此之外,錦裡、寬窄巷子也是我經常逛的地方。”在那麼多成都地標中,她最喜歡太古裡。無論心情好還是不好,一個人還是幾個人一起,都喜歡去那邊走一走。
在中國打拼,考慮到工作、時間和金錢成本,Darina平時很少回國,傢人的支持是她萬裡追夢的動力,“我經常和媽媽通過微信視頻,把我表演的照片和視頻發給她看。”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時,Darina會特別想傢,想回到傢和傢人一起吃飯、串門兒,“元旦的時候,我就隻能開著微信的視頻,通過屏幕和傢人碰杯。”
談及對成都的印象,Darina贊不絕口,“成都是一座非常美,特別適合我,讓我不願意離開的城市,我對成都可以說是沒有緣由的喜歡。首先,我遇到的成都人都非常友好,讓我覺得非常舒服。其次,這邊有很多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最重要的是,在成都生活,我的內心有一份安心和滿足感。我愛成都,也希望成都愛我,希望我與這座城市之間的故事能變得傳奇,其他的就隨緣瞭。”
雖然Darina出身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但她非常怕冷,不喜歡冬天。“成都的冬天還不是特別冷,比較適合我。”除瞭停留時間甚久的哈爾濱和成都,愛去海邊的她,還對海南三亞的陽光、沙灘和海浪情有獨鐘。她回憶道,“去年我帶媽媽去瞭一趟海南,在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海水拍岸的聲音,聞著海水的味道,把心裡的不悅都一掃而凈瞭。”
樂隊油煙處理機價格主唱
在成都享受音樂
雖然Darina學的是心理學,卻十分熱衷藝術,喜歡唱歌、跳舞,選擇瞭朝音樂表演這個方向發展。來到成都之後,能歌善舞的Darina很快加入到朋友組建的樂隊東遊記中擔任主唱。Darina迫不及待向記者介紹樂隊名“東遊記”的由來,“‘東遊記’脫胎於‘西遊記’,因為我們漂洋過海,從西方遠赴東方,到中國來‘取經’,而且我們樂隊恰好就是四個人,跟西遊記中的人數一樣。”
“這個樂隊在成都組建已經好幾年瞭,原來的主唱離開瞭,我在外國演藝群裡看到他們招歌手的通告,就準備瞭兩首歌,表演後,雙方就達成瞭合作,我成為瞭新主唱。”除瞭Darina之外,樂隊中的其他人都來自美國,“他們都比我年長,所以舞臺上的表演經驗十分豐富,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瞭很多。說實話,我們磨合的過程很短,特別快,特別自然地就融合在瞭一起。”
“東遊記”樂隊表演的主打音樂類型為爵士,流行音樂也會涉及,曲目涵蓋多種國際音樂元素,偶爾還會唱中文歌,以婉轉多變的音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唱詞,講述中國故事。“我們樂隊的排練時間並不固定,會根據表演所需來進行靈活安排。一般是我先練習歌曲,在表演前,大傢再一起挑選、演奏和彩排。我們都十分享受在舞臺上的感覺,所以會抓住各個機會,到各個演出平臺上去表演。”
Darina分享瞭幾段樂隊表演的視頻,曲風親切又文雅,傳統也先鋒,治愈系的溫暖嗓音搭配時而柔美時而輕快的舞蹈動作,總讓人不自覺地一聽再聽。
沒有哪一個行業是輕松的,也沒有哪一份職業是簡單的,想在藝術表演的紛繁世界裡站穩腳跟、開辟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需要先天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更需要不懈的堅持和珍貴的機遇。對待舞臺,Darina有一種執著,“我的工作非常自由,不用打卡坐班,但我對自己的時間管理比較規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嘛,雖然在舞臺上隻表演三四分鐘,但是要通過私下不斷的練習,才能表現出色。”
靜電油煙處理機
學中文歌
喜歡看“中國好聲音”
從6歲開始,一直到15歲,Darina一直在音樂學校學鋼琴,由此,訓練出瞭極強的樂感。學習一首新歌,不管是中文歌還是英文歌,隻要是真正喜歡的話,很快就能背下歌詞,兩三天就能學會,但如果不是她很感興趣的歌,Darina就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學習。
“我平時比較喜歡聽和唱Ella Fitzgerald、Nina Simone、Diana Krall、Natalie Cole的歌。在中文歌中,我比較擅長的有《如果沒有你》、《我的歌聲裡》、《喜歡你》等等。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學《喜歡你》這首粵語歌時,為瞭弄清楚意思,我用普通話的發音來記憶歌詞,一個星期都在循環聽這首歌。”談起自己喜歡的歌手和歌曲,Darina滔滔不絕。
曾在中國掀起熱潮的《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唱歌類的選秀節目,也吸引住瞭Darina,“‘好聲音’的幾位導師,像那英、劉歡,我都很喜歡,他們唱歌都非常好聽。”除此之外,Darina還很喜歡張惠妹、王力宏、周傑倫,她坦言,“周傑倫的歌曲很洋氣,比較國際化。”
每周,Darina要接三四次唱歌、舞蹈類的商演。唱歌和跳舞不僅讓她足以維持生計,也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Darina透露,“12歲時,我就對肚皮舞有興趣,隻不過沒有專業地去學習。兩年前,我的嗓子曾出現過問題,我很擔心不能繼續唱歌,因為除瞭唱歌我真的什麼都不想做,差點患上瞭抑鬱癥。”
去年,嗓子的問題再度復發,但這次Darina不再迷茫,轉變瞭態度,明確瞭這是一個時長未知的恢復期,冷靜下來考慮,問自己“除瞭唱歌我還想做些什麼”。經過深思熟慮,在一位做肚皮舞教練的朋友的幫助下,Darina回到俄羅斯,開始一對一學習跳肚皮舞。
短短三個星期後,Darina就學會瞭三支舞蹈,回到中國開始承接舞蹈類的商業演出。這段經歷讓Darina感慨頗深,“我為自靜電除油機己感到驕傲,因為我不僅沒有讓自己再陷入抑鬱的心情和負能量,反而還找到瞭一個新的展現自我的方式。”幸運的是,如今Darina的嗓子開始慢慢恢復,既讓她保持好身材,又豐富瞭表演內容的舞蹈,她表示會堅持學下去。
在中國從事演藝多年,對未來的生活,Darina充滿瞭期待。“做藝術的,都比較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我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我,更多人能聽到我的聲音和歌曲,希望觀眾在看瞭我的表演後心情能變好。”
“我相信緣分,但更重要的是要腳踏實地地付諸行動。我應該做的,我都盡力、努力去做好瞭,如果還不夠,我就再做,至於效果如何,就聽天由命瞭。因為藝術相對於其他領域更具有主觀性,所以不用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做好自己,每個藝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眾。”
美女學霸
說中文並不覺得難
說起俄羅斯女性,人們總是聯想到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襲黑衣,高雅端莊;也許想起那些似天鵝般翩翩起舞的芭蕾舞女演員;想起在世界杯上一展風采的體操名將……勿庸置疑,俄羅斯是公認的“美女之邦”。Darina也是朋友當中公認的美女,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迷人的氣質。
不僅顏值出眾,Darina還是跨學科的復合型“學霸”,本科學的是管理學,研究生念的是心理學,能熟練使用中文、俄語、英文三門語言進行交流。雖然後來選擇瞭朝音樂表演這個方向發展,但是在Darina看來,之前學習的東西並沒有白費,潛移默化之中,對她產生瞭深刻影響。“比如心理學,社會中的每個人每天都因為生活和工作,跟各種人交流,學瞭心理學就特別實用,能夠更好地和別人打交道、處理關系。”
來到中國哈爾濱之後, Darina才開始學漢語,難倒瞭很多外國友人的漢語,在她看來卻並不是難題。“我認為世界上沒有很難的事,如果你對某件事很感興趣,你就會很投入,難題自然就迎刃而解瞭。學習語言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開始,效果不會特別顯著,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住。多記多聽多聊是學習漢語的不二法門,慢慢就會進步。”
不論是舞臺演出還是日常生活,對Darina來說,香水就像是一張隱形名片,是他人認識和記住她的工具,所以非常重要。“平時我可以不化妝,但不能不噴香水,沒有香水我就沒有安全感,不管我穿什麼衣服,隻要噴瞭香水,我就很有自信,香水是我增加自我魅力的重要方式。”
酷愛旅遊的她已經遊走瞭美國、墨西哥、埃及、迪拜、菲律賓;熱衷運動的她跟教練學習網球、與朋友去溜冰;愛美愛時尚的她買到瞭喜歡的晚禮服總會在朋友圈放上幾張美美的照片......
熱愛生活的Darina喜歡在朋友圈記錄日常的點點滴滴。“我覺得女人一定要有能夠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充滿激情,展現出自己的魅力。有時候我會很累,很餓,很不舒服,但我還是覺得非常幸福。因為我做著自己想做的工作,選擇瞭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荷 實習生 任禕寒
C288F77B5A4E97CB